昨晚刷到《苏丹的游戏》实体书预告时,我正蹲在加拿大公寓的地毯上,试图用VPN追国内的新剧——结果卡在缓冲界面转了半天圈,气得我差点把平板扔进泡面桶里。
直到看见那条微博里烫金镂空的封面设计,突然就想起三年前在国内通宵打《苏丹的游戏》的日子。那时候宿舍凌晨两点还亮着灯,我和上铺的广东妹子挤在电脑前,为某个支线任务的结局吵得不可开交。
说真的,最初吸引我的不是苏丹这个主角,而是游戏里那个总在王城角落乞讨的少女。她裙摆破了个洞,膝盖上总是沾着泥巴,但每次递给她的面包,她都会掰一半喂给路边的流浪猫——就像我刚出国时,在便利店打工那个总偷偷给我留饭团的台湾阿姨。
实体书里居然专门写了这些配角的番外篇。编剧钻咖笔下的书记官,每天要在羊皮纸上抄写数百行公文,右手拇指结着厚茧;护猫官其实最怕猫毛过敏,但为了守护王城最后的流浪猫群,随身带着药瓶执勤。这些细节让我想起去年在唐人街中餐馆遇见的洗碗大叔——他总把客人剩的干净饭菜仔细打包,深夜放在流浪汉聚集的天桥下。
最戳我的是那个‘屠龙之书’异形书签。去年春节我在悉尼图书馆打工时,见过个老华侨总用银杏叶当书签——他说四十年前离家时,母校的银杏树下埋着初恋写给他的情书。现在看到实体书附赠的定制书签,突然觉得每个离乡的人,心里都藏着本‘屠龙之书’。
其实我不太懂装帧设计,但布面裸脊能180度平摊这个细节,让我想起小时候外婆的缝纫机说明书——她总说‘好东西要经得起反复翻’,就像真正的好故事值得被不同角度阅读。
转发抽奖的‘苏丹×魔力玛特’周边让我弟疯了。他在墨尔本连夜算时差催我参与,说想要那个随机色章别在书包上——结果发现海外地址不包邮时,他发来一串哭脸:‘姐,这比游戏里打BOSS还难’。
写到这里时,我给国内的表妹转了抽奖微博。她秒回:‘等你回来,我们像小时候交换游戏卡带那样,换着看这本实体书?’ 突然眼眶就热了——你们呢?在海外有没有哪本书/哪款游戏,让你特别想穿越回国内体验?

PC端:

移动端: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