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晚刷到《三角洲行動》要出新近戰武器的消息,我正想點開預告片,畫面卻卡在「該地區無法播放」的灰色提示框——這已經是我這週第三次被區域限制擋在門外了。
說真的,這種感覺就像高中時偷帶手機到宿舍,明明訊號滿格卻不敢開聲音,只能把臉貼在螢幕上辨認模糊的劇集字幕。還記得有次追《瑯琊榜》,看到梅長蘇咳血的關鍵劇情時,網路突然轉起圈圈,急得我差點把泡麵打翻在鍵盤上。
我溫哥華的表妹前兩天還抱怨:「姐,我買了愛奇藝會員追《慶餘年2》,結果片頭曲剛唱兩句就卡住,范閒的臉定格成表情包!」她傳來的截圖裡,畫面碎成馬賽克,像極了我們小時候電視天線接觸不良的雪花屏。
其實這種痛很多海外華人都懂。去年春節我想給奶奶放《春晚》,試了三個APP都提示「版權限制」,最後只好打電話讓老家親戚舉著手機對電視直播。奶奶在電話那頭喊:「畫面晃得我頭暈呦」,而我在12小時時差外聽著斷斷續續的《難忘今宵》,突然特別想念以前全家擠在沙發上搶瓜子的溫度。
說回《三角洲行動》那句「這,是我的信條」——其實我們這群跨國追劇黨也有自己的信條:當Netflix片庫找不到想看的國產劇,當YouTube上的cut片總是缺了關鍵劇情,總會想辦法突破那道看不見的數位圍牆。就像當年大學時,我們宿舍用晾衣桿加易開罐自製訊號增強器,只為多載入幾秒《甄嬛傳》的精彩宮鬥。
前陣子和東京的留學朋友視訊,她說現在最怕聽到「缓冲中」三個字:「上次看《漫長的季節》大結局,王響在玉米地裡回頭的瞬間卡住了,我對著螢幕喊了十聲『你快轉過來啊』,把我家貓嚇得鑽進沙發底。」她苦笑時眼角的細紋,讓我想起我們二十歲時在宿舍熬夜追劇的黑眼圈。
你們呢?是不是也曾在深夜對著轉圈圈的進度條嘆氣?或為了聽清某句台詞把耳朵貼在喇叭上?在評論區聊聊你的跨國追劇血淚史,說不定能湊出一本《海外華人觀影求生指南》...

PC端:

移动端: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