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晚刷Reddit刷到那个爆火的年度游戏预测帖时,我正缩在悉尼公寓的沙发上,手机屏幕里是《原神》国服卡成PPT的登陆界面——真的,那画面就像我去年回国隔离时看的午夜电视购物,激动人心但死活买不到。
Reddit帖子里吵得热火朝天:《艾尔登法环》DLC和《黑神话悟空》谁才是年度之王?底下老外们甩数据、晒截图,甚至有人做了个战力对比Excel表。而我盯着评论区那句‘中国玩家这次肯定站《黑神话》’,突然笑出声——兄弟,你知道海外党连国服都要靠玄学吗?
说真的,我不是什么游戏大神,但作为一个在澳洲熬过6年final的留学生,我对‘延迟’的理解可能比游戏机制还深。记得有次和国内朋友联机打《永劫无间》,我角色卡在墙里原地踏步时,耳机里传来他憋笑的声音:‘你这轻功,有点像公园里打太极的老大爷。’
最扎心的是上个月,国内表弟疯狂安利我《黑神话》试玩版,我兴冲冲点开官网——结果跳出来个‘该地区无法访问’。当时凌晨两点,我对着屏幕啃完了半包薯片,心想这大概就是当代数字游民的乡愁吧。
其实海外党都懂这种痛:YouTube上4K视频流畅如丝,但一开国服游戏就像看PPT;Netflix能刷遍全球剧集,但想追《歌手》总决赛还得等盗版资源。我有个在温哥华的朋友甚至总结出规律:‘但凡国内爆火的东西,总要让我们多熬三天三夜。’
但你说真没办法吗?倒也不是(此处省略一千字技术教程,反正你们会自己加哈哈哈)。只是有时候觉得,当全世界都在为‘年度游戏’沸腾时,我们这些卡在时区和延迟里的人,反而成了最特殊的观众——既在圈内,又在圈外。
写到这里突然想起个事儿:去年春节,我和几个海外党组队打国服《王者荣耀》,五人团战卡成幻灯片,最后靠队友一句‘用爱发电’的语音包逆风翻盘。结束后群里有人说:‘其实卡点也行,至少说明咱们和国内用的是同一个月亮。’
所以啊,年度游戏血战到底花落谁家?或许对我们来说没那么重要。能顺利连上国服、不卡顿地打完一局,可能就是海外党最朴素的胜利了。
你们呢?在海外被延迟虐过的小伙伴,评论区聊聊你的‘卡顿名场面’——说不定能凑个《海外玩家求生指南》出来。
PC端:
移动端: